![]() |
小案连民生,民生无小事。“小案”里面有民心,事关群众的急难愁盼。近日,清原县检察院通过公开听证,妥善处理一起金额2000多元人民币的“小案”,促成当事人达成和解,将这起案值不大、纠纷却长达30余年的矛盾圆满化解,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。 立足检察职能 积极能动履职 今年初,清原县某村村民尤某某来到检察机关申请监督,他声称,在1990年-2000年经营铁匠炉期间,村里因维修电路从其处拿走铝线、横担等电料,一直没给钱。后又因环境卫生清扫和采伐木材分别拿了手推车等物资,也未付钱款。为此,尤某某多年来多方奔走寻求解决,但均无结果。
清原县检察院受理案件后,认真审查卷宗及相关证据,承办检察官先后三次到该村询问案件当事人及其他见证人,通过调查表明,尤某某所诉的事实确实存在。 依法公开听证 提升监督质效 考虑到该案虽然金额不大,但尤某某年事已高且生活困难,这起长达30余年的纠纷已成为困扰老人的一块“心病”,为从源头上解决问题,彻底化解村民与村委会之间的矛盾,维护基层和谐稳定,清原县检察院决定组织公开听证进行调解,邀请了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和律师担任听证员,村支书代表村委会出席了听证会。
听证会上,听证员们听取了承办检察官的案件介绍、当事人意见和证人证言,查看了证据,最终一致认为,现有证据可以确认该村从尤某某处购买物品,却一直未给付钱款的事实。认同检察机关的拟处理决定,并会同承办检察官对双方当事人进行了劝解。 村支书表示对案件事实予以认可,村委会愿意向尤某某支付购买物品款项共计2386元人民币。最终双方达成和解,尤某某表示,自己年纪大了,但这件事一直横亘于心、难以释怀,检察机关能够认真对待自己诉求,并组织这场公开听证会查清了案件事实、化解了多年困扰、圆满解决了问题,他表示非常感动,觉得心里一下子敞亮了。 |